英國:從建構「帝國主義的認同」到解構

張洋培

大同大學通識教學組主任

 

壹、前言

擴張型的帝國大都是憑藉著武力為後盾,施行現實政治(real politik),欺凌四鄰,或直接併吞,或納為屬地,或列入勢力範圍。弱小國家或民族的生存空間及地位,長期受到這些大帝國的擠壓,喪失原有的民族認同感,甚至慘遭消滅。人類的戰爭史,每每是這些大帝國擴張領土的發展史,或是大帝國之間競逐領土的鬥爭史。

    擴張主義(expansionism)的魔爪在東西歷史之間,時起時落。只有在帝國衰落的斷層時間帶,或帝國的荒漠邊陲,人類才能看到小國興起,找回認同感,追求獨立,爭取民族或國家的生存尊嚴。

    一六四八年的「西發利亞條約」(Treaty of Westphalia)是歐洲基督教民主國家追求獨立與民主的源頭。今日許多歐洲國家之走向獨立,得到國際承認,大多由此開端。這個條約肇始了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分裂,結束了當時歐洲以教皇國(Papal State)及神聖羅馬帝國間接掌控權歐的統一格局,並為後世開創萬國爭取獨立的浪潮。

    英國則是近代「帝國主義式國家認同」的重要發展源地及發展中心。

    薩依德(Edward Said)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所反對的對象,便是英國「帝國主義式的國家認同」。透過「反英」,英國殖民地重建自己的國家認同,走向獨立,實現今日多元文化的國際政治關係。

 

貳、解構

走出英國帝國主義的國家認同大傘之後,英系的國家認同大約可分為以下型式:

1. 英倫本土的國家認同:

   (1) 英格蘭國家認同

   (2) 蘇格蘭與威爾斯的權力下放(Devolution

   (3) 北愛爾蘭衝突下的認同觀

2. White Anglo-Saxonian Identities

    (1) 美國的國家認同及WASP及愛爾蘭

    (2) 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1990年之前的南非

3. 阿拉伯文化區的國家認同——Orientalism

4. 印巴南亞區

5. 東南亞之國家認同

6. 黑色非洲及加勒比海區

7. 尚未獨立的英屬殖民地

一、建構英國國家認同

(一)英國國教(宗教)

一五五五年九月,西歐國家終於爭得「奧古斯堡宗教和平」(Religious Peace of Augusburg)條約之簽訂,初步確立初期的信仰自由,教權漸由政權中淡化退出。英國於亨利八世時,則改信奉英國國教,亦係為確立英國主權,擺脫歐洲之干涉。當時確立的原則是「誰的主權範圍,就由誰決定宗教」(cuius regio, eius religio)

(二)打敗無敵艦隊(軍事)

一五八八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皇家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Amada),確立了英國船隻在英國公海的自由航行權及對外貿易權。英國獨立於歐陸之外,與其他歐陸國家保持適當距離,充當制衡歐陸強權的態勢及政權,自此漸漸成型。

(三)去法國化與建立英國文化(文化與社會)

英國更在文化上,逐漸拋棄拉丁文及法文之羈絆,建立英國本土的獨立語文主導權。英國因此成為孤懸歐陸海外的獨立國,轉守為攻,揮卻昔年慘遭羅馬帝國、北歐海盜及法軍登陸的侵略夢魘,並開始期三百餘年的海洋帝國霸業。

(四)英國本土之統一與建立民主國會(政治多元化)

1. 1620-40之內戰

  2. 統一英國本土

   (1) 司圖亞特王朝(The Stuart Dynasty)之王權解構

   (2) 英格蘭+蘇格蘭

(五)國際關係新法之確立主權國家地位

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首度肯定歐洲地區主權國家的地位,肯定國不分大小,皆得以享受平等的國際法地位,並保障其小國及城邦的獨立主權。這紙條約後來發揮了國際法的約束力,給予小國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小國得以在大國的壓力下自由活動。「主權」(sovereignty)與平等(equality)成為國際外交的基本要求,今日國際平等外交的行為典範,在此初步確認。

西發里亞條約第一條強調:為了和平與友誼,敦親睦鄰之策必須重新開啟,並加以茁壯,再茁壯。第二條強調,爭端兩造必須忘掉敵意,互信互諒,衝突之際,不應傷及平民、不應傷及個人及國家的地位,更不可以損害貨物及產品之安全。戰爭期間,不宜以暴力、惡言惡語及敵意傷害個人。[2]這種條文,充分顯現威尼斯商人及政治家保護商業及個人的胸懷。

其中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則意謂:為了避免政權國家(Politick State)未來的歧見,在簽約之後,所有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選侯國(the Electors)、王國、及國家,均得以確立並保障其故有權力、主權、自由、特權、領土自由權、教權、王侯之權,任何人不得以各種藉口,干擾他們的權力及利益。[3]

(六)工業革命(經濟富強自主)

(七)走向英國帝國主義及文化強權

一九○二年,英國經濟學家霍普遜(John A. Hobson)出版《帝國主義研究》(Imperialism: A Study)一書,寫出當時帝國擴張主義的特色。他的用辭及帝國主義分析模型,從此成為研究此一問題的典範。這時的帝國擴張主義,除了加強使用軍事武力壓迫殖民地之外,更刺激工業擴張,提高生產,累積資本,然後由商人去開拓市場,由軍人出面保衛市場,由傳教士及文化人去馴化殖民地的抗議居民。霍普遜認為,推動帝國注意的幕後主導人,係工業革命的工商鉅子。[4]這時的帝國主義已擴及歐亞非美大洋洲,幾乎地球上的可居地全攏罩在歐美帝國主義之下。

二、帝國時代的不同聲音

(一)美國獨立革命

(二)蘇格蘭國家主義(Scottish National Movement)與啟蒙運動

1.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衝突與和解

2. William WallaceWalter Scott

3. Bonnie Charlie蘇格蘭裙與文化停格

4. 蘇格蘭國會

(三)威爾斯的Celtic文化認同

(四)愛爾蘭與北愛

(五)The Independence of White Anglo-saxonian States

1. 美國:1776-17831830超越主義、愛默森、韋氏字典

然而,建立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卻在一七七六年驚聞北美十三州的白人殖民地宣佈「獨立宣言」,實質走向政治獨立,然後於一八二○至三年之間,發展「超越主義」(Trancendentalism)走向文化獨立,出版韋柏的美語字典,發展出堅毅、實用的美國哲學。美國是第一個成功脫離歐洲海外帝國主義的新國家。

一八二三年,美國總統發表「門羅宣言」,支持南美獨立,阻擋歐洲勢力重回南美洲。歐美帝國主義雖由白人主導,但居住在殖民地的白人居民,也有追求獨立的浪潮。美國及中南美洲的獨立,便是這股浪潮的發端點。一八九九至一九○二之際,南非出現波耳戰爭(Anglo-Boer-War),當地的歐洲白人煽動黑人,反抗英國的統治及商業擴張。英國殖民地政府,因此開始研議給予白人為主的殖民獨立自主的地位。這些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格稜蘭、南非,及愛爾蘭等地。後來這些國家均在一次及二次世界大戰的廿年間(1919-1939)得到實質的獨立主權,並開始展此後英國以「大英國協」模式解放殖民地的先聲。

2. 愛爾蘭:1919-1945

3. 加拿大、澳洲、紐西蘭

4. 羅德西亞與南非

三、1945-1959

(一)中東及印巴的反英運動

(二)Suez Crisis1956)及東西冷戰

(三)東方主義

四、The Wind of Changes1959

(一)麥克米倫首相在南非的演說

西方民主世界早已在一九六○前後,吹起「改變之風」(Wind of Change),逐漸放棄以武力為後盾的擴張型思想及政策。

「改變之風」一詞,係由英國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illan)於南非開普頓(Cape Town)之國會演講中提出之國會演講中提出,時間為一九六年二月三日。他以帝國首相的身分,公開在殖民地的國會中,表示支持南非這個殖民地追求獨立。他說道:「不管你喜不喜歡,改變之風已在這個大陸(指非洲)吹起,民族意識之成長已是政治事實------我們(指英國)的國家政策,必須考慮這個層面。」他又指出:「英國支持這種獨立運動的發展,釐定政策時也應考慮到殖民地『自由人士』的政治命運。」其次年,南非獨立,創見共和國,並脫離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5]

(二)黑色非洲及加勒比海殖民地的獨立運動(1960s

五、英國本土的認同鞏固活動

1. Special Relations

2. 全球化的挑戰

3. 英國的彈性認同

(1) The Iles of Man、澤西及更西等

(2) Devolution1997

(3) 歐盟的多元化統合

4. Britishness

(1) 英式英語、文學、戲劇及國故整理

(2) 英式生活:下午茶、獵狐、散步、冷笑話、社會福利活動、西裝

   (3) 英式運動:網球、足球、板球、壁球及大英國協運動會

   (4) 大英博物館、英國教育、英國國教、皇室、國會

 


 

[1]由於國內存有國家認同分歧的問題,對於「中華民國」、「台灣」的定義,因不同意識型態、光譜,而有各自的解讀與定義。在此作者不就此一問題進行探討,謹以個人所下定義作為以下探討對象分析判別之標準。

[2] See Article I & II, Treaty of Westphalia, 1648.

[3] See Article LXIV & LXV, Treaty of Westphalia, 1648.

[4] See John A. 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48, pp. 35-93.

[5] See W. David McIntyre, British Decolonization, 1946-1997,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pp.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