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日本古典戲劇發展史

 

蔡百銓( 作者為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前言: 日本曾經統治台灣半個世紀,但是終戰後,國人對於日本文化似乎變得非常陌生。本文旨在為國內日本研究貢獻一點心力,也希望能對「哈日派」青年有所啟發,更希望能對台灣文化多元化、國際化有點助益。  

         

一.起源

      日本古典戲劇包括能劇(no) 、「凈璃人形」傀儡戲(joruri ningyo)、歌舞伎(kabuki)。其起源可以溯自十四世紀後半,至今仍然定期演出。在它們的表演中,音樂與舞蹈一直是重要成份,人們乃從各種更早的舞蹈形式裡,尋找它們的起源。

         這些早期舞蹈形式是在第七世紀初 , 從華南或韓國傳到日本的,並於奈良時期(Nara period, 710-794)發展為一種宮廷娛樂與宗教儀式(稱為「伎樂」gigaku)。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音樂伴奏的「舞樂」(bugaku, dance-music),這種伴樂有時候是以獨立的娛樂形式表演,稱為「雅樂」(gagaku)。

 

舞樂 (bugaku)

     「舞樂」的舞蹈可以根據其發源地再分類,內容形形色色,從上演原始民族舞蹈到佛教儀式皆有。在平安時期 (Heian period, 794-1158),舞樂之舞蹈發展出許多特色,其結構則遵循著固定的三段結構: 「序」(jo, 開場introduction)、「破」(ha, 發展development)、「急」(kyu, 高潮climax); 這種結構再踵事增華之後,成為日後「能劇」的基本架構。

     「舞樂」也與能劇一樣,擁有雙重的觀眾。它是在宮廷表演的,其發展必須歸功於朝廷獎掖,但是它也在宗教節慶演出,很受地方觀眾歡迎。

 

「猿樂」與「田樂」

       十三世紀初,日本出現兩種頗為粗糙的舞蹈形式,此即「猿樂」 (sarugato, monkey music)與「田樂」(dengaku, rice-field music),夾雜著歌唱、舞蹈、賣藝、雜耍。「田樂」異於「猿樂」,主因是更接近鄉村娛樂形式。演員結為不同的團體(稱為「座」za),附屬於大寺廟,在節慶時提供娛樂,偶爾也教導民眾。

        幕府將軍贊助這類戲劇形式,並且經常邀請喜愛的演員私下表演。「猿樂」與「田樂」演員出身微寒,習慣在節慶民眾之前作低俗表演,此時才有機會接觸帝國首都的高雅文化。

 

二.能劇

1. 世阿彌之貢獻

      我們今天所知悉的能劇,乃是兩位「猿樂」演員創造的:觀阿彌(Kan'ami1333-1384)與其子世阿彌(Zeami Motokiyo, 1363-1443)。1374年,觀阿彌應邀到幕府將軍足利義滿(Ashikaga Yoshimitsu)之宮廷演出。足利義滿時年十四,喜歡十一歲的世阿彌之表演,留他在宮中。觀阿彌是創新者,世阿彌則謙稱只是賡續乃父未竟之業。觀阿彌把一種韻律強烈的舞蹈 (稱為「曲」kuse) 引進「猿樂」,帶來一種戲劇性的緊張與焦點。「猿樂」有一種重演過去故事的要素,此時更在觀阿彌改良下而發展為舞蹈的戲劇。從世阿彌的時代,我們就可以談及「能劇」,雖然此字本來是指「猿/田樂」。

       世阿彌撰有<<花傳書>>(Kadensho) 或是<<風姿花傳>> ( Fushikaden, the Book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Flower, 1402--1418),建立能劇的美學與理論基礎,對於能劇發展之影響無與倫比。目前能劇劇碼約有三分之一是世阿彌的作品, 而且每個表演層面也都遵循著他的規定。

 

2. 能劇「三段結構」: 序、破、急

      世阿彌規定能劇的格調必須是高貴的,不得冒犯朝廷社會的視聽觀感。因此,語言必須是高雅悅耳的,不論是為何種身份的演員撰寫。題材主要是取自日本古典文學,包括小說、宮廷生活日記、戰爭故事、大批的抒情詩。這類文學的最著名句子,必然是許多觀眾耳熟能詳的,因而逐字引述。

       能劇劇本遵循者基本的三段結構: 「序--破--急」 (jo-ha-kyu)。「破」段本身也次分為自己的「序--破--急」三段結構。

 

 3. 「五番能」

     一份完整的節目表包含五個劇本系列,稱為「五番能」, 也反映出上述的劇本結構。第一劇是莊嚴的「神能」(kami, god play), 賦予節目一個吉祥開端。接著是「修羅能」(shura, warrior play), 著名武士的亡魂述說其死後的苦難。第三劇是「女能」(katsura, women plays),以美女為主要角色,旨在演出優雅美感。第四劇是「雜能」 (miscellaneous plays),主題非常廣泛,一般是為了提高戲劇氣氛。第五劇是「鬼畜能」 (kiri, demon plays),氣氛達到高潮,主角演出一齣剛猛的「快舞」。

 

4. 演員

      在典型能劇劇本裡,主角通常是普通人物,出現在歷史古蹟,表明他是三百年前參加某場著名戰役的武士(舉例言之),然後以他原來的面貌再度出現在「急」段(kyu)。

      能劇演員都是男性,另有八人組成的合唱團,以及三或四人組成的樂團,樂器則有笛子、大鼓、小鼓、太鼓。合唱團扮演消極的、敘事的角色,甚至也在主要演員表演舞蹈時,代替他們吟唱詩句。能劇不著重對話,因而異於西方的戲劇形式。在西方人眼中,能劇的表演顯得太冗長,甚至單調沉悶。

     能劇是武士階級的表演藝術。德川幕府(1600--1868)指定能劇是國家「式樂」(shinkigaku),德川家光(1604--51)賦予能劇演員武士(「侍」samurai)地位,職業世襲。1869年明治天皇取消封建制度,能劇與「狂言」演員失去武士地位,能劇一度沒落而轉型。

 

5. 狂言(kyogen)

    「狂言」(kyogen, mad words)是一種喜劇,穿插在能劇節目五劇系列的前後劇之間。通常是描述僕人以激智勝過腦筋遲頓的主人之笑料,或是以各種詼諧方式挖苦當時的社會。現在「狂言」已經獨立為一種戲劇形式。

 

三.傀儡戲: 「人形淨璃」

1. 起源

      日本自從第七世紀,就已知悉「人形」傀儡戲(ningyo shibai )。 最早的傀儡戲師可能是韓國人,使用簡單的傀儡,演出民間故事,妻子通常充當娼妓。江戶時期(Edo period, 1615--1868)初期,傀儡操縱技巧已有長足進展。

      這種戲劇的發展,除了傀儡本身之外,還有兩項重要因素。首先是以頗受歡迎的「三味線」(shamisen, 三弦琴)伴奏,演出傳統故事,雜以黃腔,頗能抓住商人口味。其次是符合喜歡浪漫愛情故事的時尚,這始於十三世紀初著名的「平家物語」(Heike Monogatari, Tales of Heike)裡所載,淨璃公主(Princess Joruri)與源家牛若丸之戀愛故事。

       1680年代,吟唱大師竹本義太夫(Takemoto Gidayu) 支配著傀儡戲。1685年,他邀請年輕的歌舞伎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Chikamatsu  Monzaemon)到他設在大阪的劇場合作,創造出「義太夫淨璃」(Gidayu joruri),仍然流傳至今。

 

2. 近松門左衛門(1653--1725)

      近松門左衛門是日本最著名的劇作家,從1685年到1688年間,

為竹本義太夫撰寫劇本,接著返回歌舞伎十五年,最後終於1703年

轉而從事「人形淨璃」。他的傑作大都是在此後撰寫的。

      近松門左衛門的劇作可以分為兩大類:  「世話物」(sewa-mono,

時尚劇domestic dramas)與「時代物」(jidai-mono,歷史劇)。「世話物」描寫商人生活,許多劇本是以情侶雙雙殉情結尾,最有名的是<<曾根崎心中>> (Sonezaki Shinju, 1703; The Love Suicides at Sonezaki,日文「心中」意為殉情)。「時代物」描寫古代的戰士英雄,<<國性爺合戰>> (Kokusen'ya Kassen, The Battles of Coxinga, 1715)是其代表作。商人觀眾可以認同「世話物」裡的角色,也能遁入「時代物」的世界。

      「義理」(giri, 職責)與「人情」(ninjo)之衝突,是貫穿這兩種戲劇的主題,常會導致主角死亡。

  

3. 沒落

      在近松門左衛門之後,日本未出現偉大的「淨璃」劇作家,但是傀儡則做得更大、更複雜。1734年傀儡眼睛、手腳、指頭皆可轉動,而且高達120公分,有時候重達20公斤,必須由三人操縱:

師父操縱頭部與右臂,兩名徒弟穿黑衣與戴頭巾,操縱左臂與雙腳。

     傀儡戲出現後,就與歌舞伎爭奪觀眾與劇作家。十八世紀中葉傀儡戲達到巔峰,接著逐漸沒落,戲班越來越少。自從1909年以來, 日本只剩下大阪的文樂軒(Bunraku-za)還在定期演出「人形淨璃」,偶爾也到其他城市公演。「文樂」偶爾也成為「淨璃」傀儡戲之代名詞。  

     

 歌舞伎

       歌舞伎是「人形淨琉璃」之勁敵。在江戶藝術與文化的巔峰時期,也就是元祿時期(Genroku period, 1688--1703),歌舞伎發展為半舞蹈、半表演的戲劇形式,可以演出像任何為傀儡戲撰寫的那麼複雜的劇本。

 

起源

        1600年阿國(Okuni)在(kamo river)乾河床演出歌舞伎,歌舞伎者乃有「河原者」(kawaramono或是河畔賤民kawara kojiki , beggars of the riverbed) 之稱。她們都是「遊女」(妓女),表演常是為了拉客,歌舞伎因而也稱為「遊女歌舞伎」(yuro kabuki)。

       1629年德川幕府禁止「女歌舞伎」(onna kabuki)、只准「若眾」(wakashu,少男)演出。1652年再禁止「若眾」、只准成年男子演出(稱為「野郎歌舞伎」yaro kabuki),最後再要求其演出必須要有劇情發展。此後,歌舞伎才能演變為一種嚴肅的藝術。

       歌舞伎是十足商業化的,為了吸引觀眾,不惜採納其他戲劇形式的成份。是故,首都江戶的歌舞伎,比京都與大阪更為粗魯。歌舞伎劇本借自能劇與「淨璃」,加以改編,以討好自己的贊助者。歌舞伎不斷尋求新的舞台技巧,十八世紀後半,旋轉舞台已是家常便飯。

 

演員

    歌舞伎的藝術幾乎是演員自己控制與發展的。演員通常認為所有肢體都是表演媒介,並且迅速透過誇張的肢體動作,改良表達複雜情感之技巧。

       演員的訓練始自童年,主要是舞蹈,通常都得專精於男性或是男扮女裝的「女形」(onnagata or oyama)角色,直到十九世紀。男性角色可再分為正派、反派、喜劇三種。 「女形」演員把維妙的色情添加到其劇情裡; 直到今天,歌舞伎缺乏「女形」是無法想像的。

      歌舞伎演員經常互婚而組為家庭,以致於出生而非專業常會決定演員能否成為明星。是故,歌舞伎的表演通常帶有濃厚的保守色彩,也有某種程度的動態活力。他們必須恪遵觀眾喜愛的傳統陳規,但是優秀演員野能創新而打破傳統窠臼。

 

劇作家與劇本

    近松右衛門撰寫不少歌舞伎劇本,繼他之後也曾出現優秀的歌舞伎劇作家。然而考慮到歌舞伎的漫長歷史與其頻繁演出,劇作家為數其實相當少。

     一般說來,劇作家乃是演員的僕人。演員指導劇作家如何撰寫劇本,然後任意加以修改。歌舞伎沒有西方的那種導演,古今皆然。劇本分為數個種類, 就像能劇與傀儡戲一樣,主要是分為歷史劇、時尚劇、舞蹈劇。歌舞伎節目表通常是從數個不同的劇本,採集個別的景或是幕,以維持不同種類之間的平衡。

      最著名的歌舞伎劇本是<<阪名手本忠臣藏>>(Kanadehon Chushingura, The Treasury of Loyal Retainers, 1748),[請注意:  「阪」應為人字旁,「藏」應去掉「片」] 原初是為傀儡戲撰寫的,但是立刻改編為歌舞伎劇本,共有十一幕。這是一齣歷史劇,基於1703年的一則復仇故事,很能抓住公共的想像力。此劇又稱為「四十七位忠心浪人」(The Loyal Forty-seven Ronin)。

 

劇場

     拜訪江戶時期的歌舞伎劇院一趟,會是身心愉快的欣奮經驗。劇場遠離市中心,為了趕上大清晨的早場,觀眾必須趕在天亮前就出發。戲劇表演可能持續到傍晚,在表演期間,觀眾可以吃喝閒聊。舞台區經常傳來聲音: 音樂、演員的聲音、兩種拍手聲(配合表演與凸顯高潮)。

     有些演員進場,可能從觀眾背後出發,順著挑高的橋道(稱為「花道」hanamichi),穿越觀眾席。戲服鮮亮,頗為迷人; 觀眾即使吃喝閒聊,也不會錯過精彩鏡頭,特別是主角擺出來的壓軸姿態(稱為「見得」mie, final poses)。

 

當代歌舞伎

      十九世紀後半日本開始現代化時, 歌舞伎是日本的主要戲劇形式。傀儡戲已經衰微,能劇則隨著其贊助者(幕府將軍)而信譽掃地。戲劇產生要求變遷的勢力,難免尋求歌舞伎改革或是它的一種新變體,或是一併將之廢除,然而歌舞伎渡過了1880年代要求它更可看與更寫實的壓力,如今仍然欣欣向榮,完整保存著許多藝術傳統。歌舞伎仍以傳統方式表演,雖然許多演員也在電影或是電視、甚至音樂劇裡子展現才藝,這是以前所無法想像的。

       新劇作家出現,其作品結合著心理學與歷史學的寫實主義之要素,以及唯有歌舞伎演員才可能有的對話與行動。現代觀眾則購票對號入座,同時不得在觀眾席上吃喝,但是他們也可能被劇情所感動與驚慄。

       如今歌舞伎乃是松竹映畫會社(Shochiku entertainment company)的壟斷事業,並且保持著商業色彩。在現代時期,日本已經發展出新的戲劇形式,與歌舞伎風格的商業色彩及若干要素競爭,同時宣佈新時代的來臨。

 

 

 

 

   
 

TOP

   
 

 

---關閉視窗---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版權所有©    此網站最佳瀏覽模式1024*768

100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1號西側12樓之4        TEL: (02)2313-1155#110         FAX: (02)2313-1175        E-Mail: tisa@tis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