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撥款已非要務

 

楊聰榮(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

刊自 2005年08月27日 自由時報

 

南亞海嘯救災捐款最近引發不少爭議,新聞局被指捐款未撥,效率不彰。筆者上個月有機會到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亞齊做實地調查,見到亞齊救災的緊急狀態早已結束,救災進入社會重建與經濟復元階段,因此眼前要務,絕非快速將捐款撥出去了事,媒體報導這些事端的角度,可能會扭曲了問題的癥結。

筆者從亞齊當地所看到的情況來說,災民的緊急安置早已結束。現在亞齊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即重建社區及恢復經濟生機。這個階段應該重新調整腳步,確認當地的情況與需求,以及台灣本身最能夠發揮專長之處。

目前台灣救災團體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專業不足造成救災不力,如慈濟被指帳篷閒置,浪費資源,紅十字會被認為錢不知如何運用,以致餘款甚多。此時若有適當程度的整合,溝通資訊,對於台灣救災資源的運用也許有幫助。

國際救援工作是難度很高的專業,若缺乏專業,救災的確做不好,如果台灣不藉此機會,視國際援助為一門專業,討論發展一個較好的架構,則日後參與國際援助的機構出狀況的機會仍然很高。筆者在亞齊所見,瞭解當地的情況,的確是台灣團體的弱項,帳篷的選址錯誤即是一個例子,善款發不出去,也是因為不瞭解當地情況之故,台灣的團體應可考慮有某種形式的整合,結合專門研究人員的力量,可以共同將救災一事做得更妥貼。

而國際上有經驗的救助團體,通常其國內有一套國際救援的體系,包括組織健全的機構,機動的制度配合,以及大學裡專門的課程,這樣才能將救災及救援當成一種專業,也才能持續地在各地扮演重要角色。台灣未來想在國際上增加能見度,救災與救援的領域越來越重要,與其應付國內媒體的追逐,不如為長久計,建立一套國際救援的專業體系,才能在未來需要的時候發揮。公部門的協助整合,對於救援經驗不足的台灣團體而言,其實有一定的必要性。

比較亞齊當地各國的救援機構,台灣的救援機構各方面都不足。國際知名的救援機構通常有一整組人馬進駐,各種專業人士都有,也有從事研究的人員隨行,所以對當地的情況比較瞭解,也能夠迅速找出工作重點,以及如何隨情勢發展而改變。如果是較小的救援團體,則通常會結合不同的資源合縱連橫,也必須要找出自己最合適的角色。反觀國內團體,對當地的理解不足,卻通常故步自封,只以自己熟悉的一套方式做事。如果台灣能有如美國、澳洲等具有國家級的救災機構,說不定更可以發揮力量。

 

楊聰榮(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

 

 

 

   
 

TOP

   
 

 

---關閉視窗---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版權所有©    此網站最佳瀏覽模式1024*768

100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1號西側12樓之4        TEL: (02)2313-1155#110         FAX: (02)2313-1175        E-Mail: tisa@tis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