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台灣民眾對兩岸經貿交流的自主意見(下)

 

賴怡忠(作者為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刊自 2006年01月15日 台灣日報

 

在統獨意見上,「永遠維持現狀」與「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是否獨立或統一」者占67.7%,「儘快獨立」與「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者占16.8%、「儘快統一」與「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者占12.5%。這不僅表示維持現狀是台灣社會的主流,並未因一個超人氣政治領袖主張統一(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走向統一)的個人意見而被左右,同時在目前政治與媒體氣氛下,支持「泛獨」(16.8%)的民意還是超過「泛統」(12.5%)民意。

但最顯著的是,有近九成(89.3%)民眾對於台灣的未來,認為「不應該先設定是否統一,而是要讓台灣全體人民決定」,認為應該先設定兩岸最後要統一的只有6.6%。

大企業主個人意見不代表台灣民意

由前所述,這份專家認為在採樣上「偏藍」的民調,其結果與主流傳媒或與頻上扣應節目的政治明星說法完全不同,台灣民眾根據自身的經驗,對於兩岸經貿以及台灣的未來似乎有自主的看法。大家可能對陳總統仍存有不信任感,支持度仍低,但對於「積極管理」的方向卻有自己的理解,不會根據對陳總統或民進黨個人的好惡,來全盤否定「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否則我們無法解釋為何在支持民進黨者只有11.1%的情形下,認為政府應該對赴中國投資積極負起管理責任的,竟會有65.6%表示贊同。

這份民調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大企業主的個人意見,不等同於台灣民眾的意見。但台灣社會組成不是只有大企業主,一般民眾,包括自營商、受新階級、工農漁民等,對於兩岸經貿的視點往往會由結果的社會面來看,即使與中國有生意往來的人,也多認為中國的經濟風險不能輕忽,期待政府能進一步承擔管理的責任。這份民調結果是告誡朝野的政治菁英,政府不能只是大企業主的代理人,台灣民眾更希望政府扮演社會各階層平衡者的角色,不僅要興利,還要除弊,以及管理與經營。

令人擔憂的軍公教問題

最後,由於民調也問到職業別,在經過交叉分析後發現顯著的階級差異。在關於政府對台商去中國投資是否應該嚴格或開放上,台灣的自營商、民營業受薪者、以及工農漁業和家庭主婦等,都出現半數到六成左右認為要「嚴格一些」,但軍公教在此卻呈現近五成或以上,認為要「放鬆」的現象。而在贊不贊成政府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為條件與對岸協商,軍警公教也呈現三成五到五成的贊成比例,較其他部門為高。甚至在對於是否先設定「統一」來決定台灣與中國關係上,軍警與公務員也出現(25%、13%)贊成的高比例,與其他部門個位數以下的支持度有相當差距。

當然一份不到1100人的民調,細分到各職業類別時,樣本會比較少,自然影響到準確度。但是軍公教與台灣其他職業別所呈現的意見差別,尤其是對政府的角色,以及兩岸關係對政府立場的期待,竟然會有如此差異,十分值得吾人警示。民調發現民眾希望政府在兩岸事務要「硬」,但是身負把關責任的政府官員卻傾「軟」,同時吃公家飯的軍警公教比一般百姓更贊成政府接受「一中原則」。這也難怪民眾對政府總是有「信心問題」,對政府的兩岸經貿作為不滿意。

 

(作者為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TOP

   
 

 

---關閉視窗---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版權所有©    此網站最佳瀏覽模式1024*768

100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1號西側12樓之4        TEL: (02)2313-1155#110         FAX: (02)2313-1175        E-Mail: tisa@tis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