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廢統的論述與行動

 

王崑義(作者為戰略學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刊自自由時報 2006年02月14日

 

阿扁提出「廢統論」之後,許多人認為是為了回頭擁抱深綠的選民,這種思考是過度簡化阿扁的行動與意志所致,那麼阿扁提出「廢統論」到底所為何事呢?

從二○○四年中國對台政策改變成「防獨甚於促統」以後,已經為阿扁預留了一個廢統的空間,中國既然不再促統,那麼從廢統找到兩岸關係的突破口,應該是一條可行之路。

這種作為跟二○○二年提出「一邊一國論」的想法是一樣的,在中國緊抓「戰略機遇期」的期待下,唯有升高兩岸關係,才有可能突破兩岸的僵持。反之,如果仍然動搖不了中國不跟阿扁接觸的意志,則可順勢把台灣論述的空間從統擴展到獨的範圍,未嘗不是替後人開啟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所以,阿扁提出廢統論之後,他的論述基礎仍然跟「一邊一國」的主張一樣,是建立在武力和民主兩個概念上,武力指的是中國飛彈對台所造成的威脅;民主則是主張台灣人民應該對自己的前途有選擇的自由,這個選擇不能只有統和現狀,應該還包括獨立的選項,這也是為何阿扁要一再批評馬英九「終極統一論」的緣故。

當然,在中國不斷的藉由政治(拉攏連宋)、經濟(拉攏台商)、軍事(飛彈威嚇)的手段壓縮台灣的生存空間之下,阿扁的廢統論必然要有他的對應行動,所以元旦演說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是屬於經濟對應的範疇;對台商所提出的「徽商、晉商論」則是希望組成「台商聯盟」的思考;「初一演說」的廢統主張則是瓦解中國與連宋馬的「統一聯盟」;未來軍購案若過關,則是以「台美軍事聯盟」抵禦中國的飛彈威脅。因此,如果能夠以「廢統論」為核心,把「台商聯盟」、「台美聯盟」結成一個緊密的行動聯盟,那麼二○○八年下台以後,他就不會對歷史交出白卷。

所以,別太簡化看待阿扁的行動,他的作為都有一套思維邏輯,六年來他能夠在劣勢環境之下,讓中國不敢動他一根汗毛,必然有他的生存之道。

 

(作者為戰略學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TOP

   
 

 

---關閉視窗---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版權所有©    此網站最佳瀏覽模式1024*768

100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1號西側12樓之4        TEL: (02)2313-1155#110         FAX: (02)2313-1175        E-Mail: tisa@tis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