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驗
林呈蓉
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眾所週知,在明治維新以前約有七百年左右的時間,日本社會呈現的是一種地方分國的態勢。西元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時,社會上大多數的民眾與部份政府要員,對於所謂的近代「國家」,在概念上仍舊是懵懵懂懂,更遑論是「國家」認同。然而,新政府成立之初,國內的反抗勢力並不太嚴重。其實,包括部分的政府要員在內,許多人仍停留在「明治政府取代德川幕府成為日本社會的新共主」的認知上。舉例言之,當明治新政府提出「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的概念時,日本各地的分國領主都可以認同,豈知在「國」的認知上,分國領主與新政府之間,卻有層次上的分歧。於是在新政府成立後不久,大家都感覺到即使政權已經交替,但一切依舊。新政府成立之後新的問題接踵而來,舊有的經濟與外交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雪上加霜。
面對日益複雜化的各種問題,從政府開始,朝野上下逐漸凝聚出共識,地方分國型式的社會型態,已不足以保障日本民眾身家財產的安全,唯有一個統合的國家才能保障民眾的權益。在前述的認知下,「國家認同」的建構乃成為當要之務。於是,從鐵道的建設開始、國勢調查的推動、乃至明治憲法的完成,每一個近代化的環節都與「國家認同」的建構有所關聯。這種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意識,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達到了最高點,國民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而存在。戰爭末期發展出來的「神風特攻隊」,特攻隊員為了國家而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凜然態度,可說是人類歷史上國民對「國家認同」的一種最高境界的表現。
然而,隨著日本的戰敗,國際社會對日本嚴厲的批判聲浪,民眾開始對「國家認同」的價值觀感到存疑。受到戰後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惟的影響,「國家認同」成為了一種禁忌。戰前經常被掛在嘴裡的「國民」一詞,到了戰後則改以「市民」取代之。民眾對國家社會的關懷與熱情,逐漸從政治上的「日本國」,轉換為經濟上的「日本製」。「Made in Japan」成為日本民眾對外展現自我、對內聯繫感情的一個共同標記。相對地,強調戰前傳統「國家認同」價值的人,在國內自然會被掛上「右翼份子」的標籤;在海外則被視為是「軍國主義」的餘孽。 戰後日本的經濟從一片廢墟開始,適時掌握住每一次的契機而逐漸好轉起來。讓「Made in Japan」的製品能成為世界第一,是日本全民努力的共同指標。日本在1980年代中期的泡沫經濟時代,被國際社會視之為經濟大國,面對國際社會的期待,日本也努力去善盡身為經濟大國的義務。不過當時瀕臨經濟蕭條的歐美國家在對日貿易摩擦嚴重的情況下,以「work animal」、「economic animal」來嘲諷日本。到了199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瓦解之後,直到2005年前半期為止,日本經濟的不景氣一直難有好轉的跡象。在日本流行文化的媒介下,雖然經濟好轉的歐美國家對日本的感觀已經從「軍國主義」轉型為「超可愛」,但日本的國內企業卻一家家地被外資並購買收;另一方面,東亞地區的韓國與中國對日本的反感,並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稍有緩和,反而隨著兩國經濟的繁榮而更加地被強化。2005年春天在中國各地的反日大遊行,讓日本社會意識到即使日本努力地改變自己,但周邊國家卻不會跟著改變。
在內部經濟窘困、而外部勢力不斷打壓的情況下,日本國內社會開始重新思索帯給「Made in Japan」力量的泉源到底是什麼?戰前結構出「國家認同」的各種思考元素,例如,視倫理與本分的「武士道」精神、強調為家族與公義奉獻的「教育勅語」、對傳統技藝執著的職匠精神、「身土不二」的文化特質,在2006年日本經濟稍有好轉跡象的同時,終戰六十年之後這些傳統價值終於有重見天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