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土化與國際觀
林玉体
考試院考試委員
許多台灣意識十分堅定與執著者,強烈的不滿台灣教育之欠缺台灣,並且此種欠缺由來已久,不是忽略台灣的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等等而已,還一再地在有意無意中,踐踏台灣的一切。公元二千年以來,稍能吐一口氣的是,居然台灣人可以當家作主了,但台灣主體意識在學校教育裡仍然延續過去大中國措施,一些知名度已臻世界級的學者,還一再的警告台灣本土意識者,不可心胸狹窄,眼光短淺;「本土化」(localization)與「全球化」 (globalization)二者輕重的取捨,不只在政冶上及經濟上是大費周章;也在教育及文化上令人大傷腦筋。二者合一而成為一個新的英文字彙,即glocalization,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倒是困難重重。此種疑點,有必要進一步澄清,其實二者並非互斥,卻可相容。
第一,就時間點而言,台灣在近一百年來的教育,的確太疏忽本土教材,這是任何人都要承認的錯誤教育政策。當然有些什麼教授或政治人物,竟然還公開的說,台灣沒什麼文學、文化或歷史,這種人之無知與厚顏,相信目前已減少許多。事實上,教育「由近及遠」的原則,是天經地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台灣的一切,必須讓台灣居民及下一代一清二楚的了解。至於台灣的一切之好壞評價,那是見仁見智;這種主觀的斷定,放在中國或全球,也是如此。遺憾的是,可以作為教育奠基的台灣本土,過去已被蔑視那麼久了,為了補偏救弊,現在加強台灣本土意識,又有什麼不可以呢?總不可以再祭出「去中國化」及「寰宇觀」來作為力擋台灣教育本土化的藉口。
第二,國民教育階段,本土教育是第一優先,「未走先飛」,必定落空;無根的浮萍,搖擺不定,如課程不先由台灣開始,卻馬上跳到中國或世界,這是孟子的教訓「揠苗助長」,也是躐等。因此在教材的比例分配上,台灣、中國、亞洲及世界,必前重後輕,否則就本末倒置,加上年級低的學童,本土的一切比較具體、鄰近、親切,因此學習起來效果較佳,興趣與動機一引出來之後,日後的求學,在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上已紮好根底;「好的開始,就已成功了一半」,這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事實嗎?尤其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國家認同,現在的學校教室裡,還公然的張掛「我國地圖」,疆域竟然還包括中國大陸及蒙古,處處可見「我國唐朝」這種字眼。台灣的教育到底是為那一國來栽培「國民」啊!此事絕不能等閒視之,大方向未定,細節都是芝麻小事,只在技巧或方法上著力,教育部部長及政務次長如果對此事稍有猶豫,就應立即逼之下台,不容稍許發生差池!
第三,本土化不盡然只能「自珍」,其實也可上達國際觀的層級。以台灣歷史而論,難道學生可以不悉荷蘭、西班牙、大清、日本及歐美歷史嗎?台灣有國際級的醫生、大文豪、音樂作曲家、美術家、詩人、科學家等,因此台灣本土的一切,應取國際學術界的水準來分析、批判、闡釋,一方面不能孤芳自賞,一方面也不需自我作賤。吸取最進步的理論,學習世界上的強勢語文,納入環球的洪流裡,去蕪存菁,這才是最為健全的民主教育途徑!在本土化的地盤上,建立國際觀,最為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