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關稅讓台灣水果登陸,到底是真的要幫台灣農民解決問題,還是另有圖謀呢?從一個小小例子,或許可以看出其中的緣由。
最近,福建省為了配合中國中央的政策,特別由省長批示要在一個月內舉辦一個台灣農產品展銷會,他們希望設置三十個攤位展示台灣農產品,再找兩三個台灣卸任的農政官員與學者前去演講,只要場面搞得熱鬧的,新聞媒體能夠配合炒作一下,即使沒做成一筆交易,能交差就可以了。
福建農政官員講得很清楚,台灣農產品展銷會目的是宣傳,不是要做生意,中國市場能夠吸納的台灣農產品有限,所以不見得有生意價值,但從對台灣的宣傳所獲致的政治效果,卻不是經濟所能衡量出來的價值。
可見中國到處舉辦農產品展銷會,目的是宣傳,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台灣在野黨配合中國的政策,到處找人去中國演講,展銷台灣農產品,不過是希望在政治上獲取利益,在未來的政治競爭上多一些籌碼,講明白點就是要挖執政黨的牆腳,要瓦解台灣戒急用忍的策略。
面對這樣的農業戰略,李登輝說民進黨政府在這次的農產品登陸戰上輸了,確實是一語道破,政府缺少對中國目的性的理解,也缺乏全盤性的因應對策,不是挖東牆補西角,就是無意中配合中國的政策起舞,總統說要「有效管理」,行政院卻不斷設想「積極開放」,執政者的頻率不對,正讓中國看笑話,也沾沾自喜的認為踩到民進黨政府的痛腳。
所以,中國對台灣農產品登陸的戰略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台灣的執政者瘋了,你越瘋狂,他就越樂在心裡,你越是手足無措,他就越認為自己贏了。因此,台灣執政者如果在這場農產品大戰中輸了,那是先輸給自己亂了的節奏,而不是輸給中國的戰略。
(作者為戰略學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