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爭取拖、不怕談

 

王崑義(作者為戰略學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刊自自由時報 2005年10月11日

 

阿扁在接受路透的訪問中,特別重新界定他對兩岸政策的看法是「爭取拖、不怕談」,這相對於中國對台一直維持「爭取談、不怕拖、準備打」的政策說法,雖然不見得是神來之筆,卻能充分的展現小國在面對大國壓迫談判之下,所能展現出來的彈性策略。

在國際談判中,立場與利益是一體兩面的價值,立場是指談判者對自我的觀念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具體而明確的價值;而利益卻是抽象的、模糊的,並可隨意更動的價值,所以一般認為談判者能堅持多大的立場,就能獲取多大的利益。

中國從制定反分裂法堅持以武制台的立場之後,藉由連、宋訪中所達成的共識,不斷的以經貿利益來換取台灣放棄主權的立場。泛藍急於在統一的立場上表述,接受中國所提供模糊的經貿利益,試圖交換台灣國家主權的立場,使得台灣可能失去作為一個國家主體性所存在的價值。

所以,阿扁提出「爭取拖、不怕談」,就是要堅持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主體性,在泛藍「聯共制台」的壓迫之下,「爭取拖」變成是把談判的壓力向後遞延的作法,「不怕談」則是對雙方在認知上並不一致的經貿利益,不怕以談判的方式來釐清。阿扁的這種想法,對於一個身處在朝小野大政治環境中的總統,或許是一種不得不選擇的談判策略。

本來,兩岸關係的複雜性並非在短時間可以釐清,過去鄧小平認識到這個現實,所以有五十年、一百年再解決的說法;馬英九也認清這個現實,所以曾提出兩岸問題只能「處理」,不能「解決」的說詞,這些觀點相對於阿扁的「爭取拖、不怕談」的主張,都有異曲同工之處,兩岸的問題現在既然無法解決,又何必急於處理它呢,所以「爭取拖」應該是現階段對台灣最有利的作法。

 

(作者為戰略學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TOP

   
 

 

---關閉視窗---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版權所有©    此網站最佳瀏覽模式1024*768

100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1號西側12樓之4        TEL: (02)2313-1155#110         FAX: (02)2313-1175        E-Mail: tisa@tis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