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重視來自民間的經濟貢獻-追思石田浩教授

 

薛化元(作者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刊自 2006年03月31日 台灣日報

 

今年1月8日,來台灣史研究所客座的石田浩教授不幸病逝台大醫院。生前在日本關西大學任教的石田先生,擔任日本臺灣學會理事長、臺灣史研究會代表等日本臺灣研究學術團體的領導人,長期大力推動台日學術交流,是不可多得的日本友人。4月1日上午,我們仿照日本的習慣,在政治大學為石田浩教授舉辦追思會。個人以為石田浩教授雖然著作等身,卻因為沒有中文譯本,而影響其學術貢獻的推廣,是相當可惜的事。因此不揣個人學養不足,希望能向國人介紹閱讀石田先生一小部份業績後的心得,作為對先生的追思。

長期以來,雖然1980年代以前中小企業對臺灣經濟的貢獻,不斷被國人提及,但是在教科書,特別是歷史教科書所強調的,卻往往只是政府的政策和重大的經濟建設,中小企業的角色則偶不一見。不僅如此,更因為過度強調所謂「開發獨裁」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而影響了戰後臺灣政治經濟史發展脈絡的政體評價問題。而石田浩教授長期以來對於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關注,其研究論著也有與前述的主流論述大意其趣,重視來自民間的力量,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首先,針對臺灣經濟發展問題,他根據既有研究成果和相關統計資料,明確指出:臺灣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不是公營企業,而是在輸出導向的民間中小企業。另外他也根據公、民營企業生產總值及相關資料,強調,1960年代後臺灣工業化是在民間企業的主導下所展開。

其次,過去臺灣執政者最常自傲傲人的經濟成績之一,便是經濟高度成長過程中,所得分配並沒有惡化。針對此點,集本密集的重化工業(公營部門)聘雇吸收力較弱,相反的勞動密集、輸出加工導向的民間中小企業的聘雇吸收力較大,在1976年時佔了61%的規模,也就是未滿一百人的中小企業吸收了約六成的勞動力。由於民間企業中小企業的色彩濃厚,以及服務產業的發展,就業的機會很多。工資收入增加的結果,則使臺灣過去形成沒有階層差距的經濟成長。這就是世界所讚揚的「臺灣經驗」。

再者,臺灣出口的主體是民間中小企業。此點與韓國以財閥為主體的經濟發展大異其趣。臺灣在1980年代的高度經濟成長期,民間中小企業佔了出口額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見臺灣民間中小企業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力。而中小企業對透過出口貿易取得的外匯,也有相當大的貢獻。

透過石田浩教授的研究,呈現了重視來自民間貢獻的臺灣經濟史視野,這不僅對重新評價戰後臺灣史中政府的角色頗具意義,也提供思考「開發獨裁」論述在臺灣史脈絡解釋的限度問題。追念石田先生之時,筆者作為後進的戰後臺灣史研究者,如何深化、推廣相關的研究成果,還有待繼續努力。

 

(作者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

 

 

 

   
 

TOP

   
 

 

---關閉視窗---